记者那些事儿
1561 73最热 | 最新
- 1 练口才。 2 练胆量。 3 练思维。 4 多学习相关专业。
- 求求了,可别再说记者挣的多还光鲜了!! 新闻学专业,毕业快6年,干了6年记者。在网媒、纸媒都干过。 我说我是记者,你们是不是一脸崇拜,觉得记者好厉害,工作自由、光鲜亮丽、挣得还多。苦笑:-D别说你们,我的亲戚朋友都这样觉得,特别是老一辈,觉得记者只有电视上才能看到。 有没有想学新闻学,毕了业想投身媒体行业的同学??一个有6年从业经验的人有话想说,不是一味劝退哈,是客观呈现。 1.事实呢,是这样子的,记者相比很多坐班的工作确实时间自由,大部分不会要求坐班打卡之类。听到这,你是不是觉得天啊,这就是你的本命工作。哈哈哈哈,姐姐要来泼冷水咯!自由的同时,你也要能随时随地加班,人家朝九晚五有双休有法定节假日,你可不一定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国庆节,别人都在放假,你可能就需要采访观看阅兵仪式、国庆各个景区情况、节日里坚守的各行各业……宇宙不爆炸、我们不放假!! 2.既然需要加班,工资就会很高?NoNoNoNo 我们当时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过一种说法,叫新闻民民工。[捂脸R]每个行业都有两极分化,干的很好的记者,工资当然不会低,但是平均水平确实不算高薪职业。 3.我有好朋友问,我们工作是不是很轻松、很闲?我只能冷笑一声。即使领导会安排任务和选题,但是并不是每次都会给你安排,最重要的是有自己找新闻点的能力。这意味着尽管你人不在单位,你脑子里需要时时刻刻在想我下期做什么选题呢。好不容易想好,你就需要找到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然后约时间采,采完了你还需要回来写作、整理文字或者视频或者图片素材。写完了你还需要不断检查不能出错,不犯错误才是首要。总结,记者的脑子一刻都停不下来。 4.记者是不是很有趣?要肯定的一点是,记者确实能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可以去项目建设第一线、可以和政府很多部门打交道、可以去重大事件现场,这可能对长期坐办公室的朋友很有吸引力。但是大多数人没有看到的是,被采访对象拒绝,你需要厚着脸皮一次次打电话采访,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你还需要去一线采访医护人员…… 可能很多利与弊我都一时想不起来,没有提到,但是我想说任何职业都不是完美的,如果你看完了还想做一名记者,那你更应该为了这份坚持而努力,毕竟每个行业总有那么少数的人可以站到金字塔尖,如果你足够努力,肯定可以。 是一份怎样的职业?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可以评论里交流。
- 财经记者手记3:采访突破有没有秘密? 今天,终于把卡壳两周的行业调查性稿子完成了,而且采访的信源包括三四方。 回顾卡壳的原因在于,国家出台了一个政策,但这一政策对于大众利好,单从产业角度来看会触及多方利益。所以我想联系到一线的业内人士,听听更为真实的声音。 只不过,找不到人采访,而且收到采访函的企业也不愿意回复。 尽管从业数年,但心头一直悬着数条高压线。 比如报了选题,背后的思路和逻辑是不是行得通?比如,如果采访对象都不愿谈,怎么突破?比如能不能找到事实的突破?比如刊发后,会不会出现误解性的甚至数据上错误? 我一直很喜欢记者生涯里的闯关游戏。虽然截稿前的我是被虐的状态:因为第二天就要交稿,可是我通过微博天眼查等等的各个方式联系的人,都没有给予回应,怎么交稿? 再进一步情绪上来了,就是“为何所有人都在拒绝我,是不是我不适合?我不擅长?” 接下来记录一下,这一次突破的秘密: 1,找哪些人?画图。将选题中涉及的各个主体关联起来,可以逐一采访。 2,怎么联系?拿起电话,走入现场,微信发起,朋友圈求助。不要怕打扰别人,但要换位思考,理解别人。 3,心态如何?不要害怕被拒绝。有的选题,我采用随机调查方法,任何一个产业链上的陌生人也许都可能成为一个宝藏。 4,真诚!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且打消对方的顾虑。比如你的报道有怎样的家庭,比如他在担心什么,你的报道是否会给他带来不好的影响。 5,准备工作有哪些?定期同采访对象联系打招呼,朋友圈点个赞。(我有微微网络社恐,所以这点做得不好。) 6,找人的渠道如何?其实微博脉脉知乎小红书等诸多社交平台以及看懂有问之类的ap,我都用来找过人。但从最近的产出比来看,知乎的反馈率是比较高的。对了,我曾经还自费用好大夫之类软件采访医生。总之,尽所能找人。 7,之前也有小红书朋友问我如何联系证券分析师,顺带再延伸一下。第一,可以通过同行来找,看同行是否有采访过。第二,通过分析师以往的发言以及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其擅长的内容。第三,拨打研报电话,这时你是否了解他,能否说服他接受采访,加微信,就需要说话技巧、对方需求以及好运气啦。
- 我离职了!告别𝟛年驻美记者工作 一些感想 好想回国,但是这个决定因为yq一拖再拖。 2021年8到10月,从国内休了两个月假返美。 回想,回国隔离了21天,当时从隔离酒店出来,走在深圳深南大道人行道上,晒着太阳,看着熙熙攘攘人群,感觉简直不要太好。 “自由了,好爽!” 距离上次回国已经快三年了。✈️ · 回顾YQ开始前,我的工作还算有趣,一年出差五六次,联合国大会、各种🔫击案现场、法庭听证会、加州山火现场、大选、金砖,从白宫到五角大楼,不仅北美,南美也跑。 YQ之后,在家做片传片,搬运信息素材,逐渐工作得像机器,也看不到职业的成长机会。 唉。 终于在今年7月又有了一次长出差机会,却把自己累垮了。拍摄一个专题片,从华盛顿驱车横贯美国,30天穿越17个州,8千公里,于66号公路终点圣莫妮卡结束。身心俱疲。 炎炎夏日,超时工作落得急性胃炎,路途奔波换得一身青肿,自认为是脾气很能忍的人,也几次负面情绪爆发。 也许那段时间实在透支了,在出差结束回国的隔离时,又碰上来姨妈,在房间晕倒了,不知道过了多久醒来发现自己在倒在洗手间,额头磕破了,头顶还肿了个包。😭 · 但是在国内自由的日子很快让人忘记烦恼~相信自己还年轻,身体的自愈能力还不错。 最重要的,三年换来的陪伴,发现父母老去的速度比想象中快太多了… · 从国内回来,立即做了工作上的转变,走出离白宫一条街的办公室,放下此前这里带给自己的虚荣,大舒了一口气。 “自由了,好爽!” 11月8号记者节当天,虽然我已不再全职当记者,但还在做着跟采访摄影相关的事,从奇才球馆出来,寒风凛冽,但相机里已经采满了需要的素材,熬到1点发片,终于又找回了一点当初的热情❤️🔥 朋友中也有很快要回国的,有暂时不确定但最终会回的,虽然自己没有要立即启程,但因为有了回去的打算,也就有了另一个心愿,DC风景如画的街道,要再走一遍拍一遍。 跟朋友说,每次回国就像充电,无时不刻地感受变化,然后回到美国就像蓄满了能量可以继续奋斗。但是未来,真的不再想错过这些小到家庭大到城市、国家的变化了。
- 实习分享|记者的新闻从哪里来? 这篇笔记就主要说一下 这个职业相关的一些事情吧。想到说啥好了😸 • 记者的新闻来源: 1⃣热线: 会有新闻的热线电话,老百姓可以主动拨打热线提供新闻线索(并不是什么新闻都可以的,记者会判断有没有新闻价值,然后会报备给上级一个选题)。 这里就有两类了,一类的话就是新闻报;第二类是帮助型的,比如说有什么民事纠纷,就比如之前理发店的老板圈钱跑路了,或者是小区的水管有问题这类的,需要媒体来帮忙解决问题的。这个我们部门的话是W老师做的比较多。 • 2⃣上级任务:市里的宣传部需要电视台拍摄一些相关的主题新闻作为一个对外的宣传。这些一般都是政府相关的城市建设会比较多。像上一次的咖啡还有一个乡村建设都是上级部门或者政府委派的。 • 3⃣广告经营:这种广告有别于那种广告时间或者新闻节中的广告图片,算是软广,一般是宣传企业的正面形象,作用是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比如,某某公司给高温下的劳动者送清凉物资这类的就是属于广告经营。 • 4⃣跑线:跑线是我自己的一个说法,我不知道新闻上有没有专业的名词,口语一点的说法是每个记者会专门负责一条或者几条线路。 比如说C老师就是负责体育这条线的,Q老师是负责公安这条线的,还有医院、教育、消防等等。所以遇到相关的新闻有关的部门和机构就会联系相应的记者,比如说马上公安局要组织一次扫黄打黑行动,记者就会一同前往。 • 5⃣自己的“线人”:其实这个意思就是靠自己的人脉圈、自己找新闻线索的意思。像W老师就有一个“线人”会为他提供一些新闻线索,他还为此请他吃过几次饭(典型中国的餐桌上办事情),哈哈哈哈。 • 大致就是这样,想到再补充吧。 快乐周末了,好耶!😬
- 1.新闻敏感性,洞察社会和时事。 2.扎实的写作功底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3.PS,PR,SQL 等软件,涉及新媒体运营以及数据分析。 4.健康的身体素质与积极的心态。 5.正确的三观以及人生信仰。 6.一颗怀有新闻理想的真心。
- 救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展开援助,生命至上!!
- 编辑记者资格证 备考2023编辑记者资格证,希望一次过❤️ 好担心多选和客观题
- 编辑记者资格||报名备考全攻略‼️ 登录国家广电总局进行注册报名 👏👏 (流程依据上图) 关于报名资格👉 包括应届毕业生以后都可以 (也就是专科的大三 本科的大四) 但是尽量早考吧 国家有行业要求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都要有记者证或者主持人证(👀这两年就是因为这些要求很多明星不能主持节目了 很多新闻单位、广播局的老师们要想评职称也要再考取) 所以说 我们本行业尤其是一线新闻工作者考这个资格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于报名时间与现场确认🙋 首先网上资格认定 大约八月底 九月初 。 网上认定完毕后 ,再现场确认!! 在本省的广电局官网上可查当地认定地址。一般就是当地的广电大厦。 关于合格💡 160分即可 单科没有要求。 假如考了150,但是有两门分数很高 一门分数很低。那么那两门分数保留 第二年可以按照60计算你的成绩。(个人理解) 就是说这个考试 对于本专业来说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哈。 大家也不用担心。很多人基本都是裸考,在职的很多大哥大姐 大叔大姨也没怎么复习 甚至说是很多不会的。 我也是考研期间抽空去考的这个考试。 参考书🎓 在最后一张图。编辑记者买这个一本通即可 内容齐全 按照每天给大家制定的学习。不放心的可以按照这个书打卡学习 肯定能过。 综合也是政治加上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考试会有几道时政 都是选择也是比较好做的。另外两门也是选择加写作 或者简答之类的题型。 并且书上是有真题 大家可以到时候参考一下。 🙋 编辑记者资格证永久有效 但是!! 这个资格证≠记者证 持证上岗:资格证是为了以后做准备 没有这个资格 以后不会发给你记者证。 以后记者证(就是那个红本)是工作之后满一年发给你的 而且是五年一换发的。
- +5
- 关于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的备考✅ 去年2021年10月23号考的试,2022年年初出的成绩,160分过线,我勉强190+过线。因为特殊原因官网一直没公布拿证时间,最近登录才知道从2021开始就都是电子版证书,效力等同于纸质。具体的要求可以去“国家广电总局”官网查询。 ✅关于编辑记者从业资格证: 这只是一个从业资格证,有这个证之后,满一年才可以拿记者证,而且必须挂靠新闻单位,有实际价值的是记者证,不要混淆。 ✅报名条件: 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含应届毕业生),不受专业限制,都可以报考,大学生(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只能毕业报考,可以跨省考试(非本地户籍,可选就近地点报考) ✅报考网址: 国家广电总局,详情见上图。每年报名时间不一样,记得看公告。 ✅报名缴费: 报名之后需要现场确认缴费,每个地区费用不同。 ⭕️⭕️备考❗️❗️❗️❗️❗️❗️❗️ 1⃣不需要报班 不需要报班 不需要报班 2⃣传媒运苑一本通就够了(编辑记者用蓝色,播音主持用红色)理论和真题都有,不用特地买新书。唯一有差别的是时政,多多关注国家新闻。虽然不提倡,但为了省钱可以去pdd买, 或者直接用电子版本—2020版本(可以4我 8r) 3⃣考试内容: ⭕️广播电视业务: 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和写作题。 ⭕️综合知识: 政治理论知识,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常识这三大版块展开,60道单选和40道多选,每题1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马列占30—40%,法律占10%。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广播电视常识共三部分。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其中4道简答题、2道辨析题、1道论述题。 4⃣总结:因为我在考编辑记者资格证的时候同时也在备考新传研究生,看了差不多十天左右,就直接去考试了。我个人觉得难度不是很大,很好通过。 ✅关于领证: 今年开始就是电子版证书了,通过考试之后随时关注官网就可以,和纸质版证书一样。注重仪式感的可以自己去打印哈
- +2
- 曾就职于某省级电视台,简单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传统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正在回归,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媒体无疑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钟南山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就说到“有媒体的支持”,才能让疫情防控的宣传及时有效。 如果你有新闻理想,应该尽量选择平台较高的媒体平台,那才能接触到真正的新闻,选择一些小的媒体的话,那就是传媒民工。 不过电视台、报社的薪资水平嘛……开头的“曾”你就懂了。
- 我是学新闻学的,但是班上 36 个人,只有两个人是做记者。为什么学新闻?其实我报了几个专业,大多是中文师范类的,最后是被调剂到了新闻专业。其实起初的时候,我对于这个专业并没有很多概念。只是自己在网上搜的时候,看到了这个专业是和文字打交道。出于对文字的热爱吧,所以几个志愿里填了他。新闻学导学第一课,我的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我忍不住哭了。我说了一段话,大意是,很佩服记者,见到了人世间那么多苦难,还能坚持住用一颗冷静的心去写作,并且永远热爱生活。 其实,在上大学之前,我是一个很宅的人,也是一个不善于言辞的人。学新闻给了我很多突破的机会,有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也在一次次的尝试中逐渐敞开了心扉。从新闻部记者,到新闻部部长,再到记者团团长,都是不断在尝试去突破的一个过程,每一次突破,其实我整个人有了更多的一些释放。一些变化看似很小很小,但日积月累下来,就发现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 毕业后做了记者后,可以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倾听别人的故事。接触了很多报道形式,其中,人物报道在我看来是最痛苦的,但是也是最有收获的。每一次人物报道,就像是在阅读一本书,而且是作者亲自讲给你听。即便是一个再普通的人,当他把自己几十年的亲身经历告诉你的时候,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这些有意思的故事,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回过头想想,遇到的所有人和所有事,仿佛命中注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遇见的过程,就像是在找回记忆的一个旅途。我们一直都在重复着“不断遇见然后又不断说再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一次让心灵感动的瞬间,持续地维持着我的“心跳”,让我感受到活着的意义。
- 在当前高压的新闻监管环境下,国内新闻几乎灭绝,已经等同于宣传了,没前景,可以做更好的选择。当下记者的工资跟 20 年前变化不大,可想而知其发展水平。如果你有强烈的新闻理想,非选不可,可以一试,但结果不会有什么变化。再或者,你能进入财新之类的媒体,或有一丝喘机。
- 传统一点的媒体行业已经是妥妥的低薪行业了,南京上海的记者薪资待遇也不高,财经类好一些,但刚毕业薪资也比较低,对于电视台来说,小地方也许有更多机会,在当地公信力比较好,面临更少的自媒体竞争,做新媒体转型可能相对压力小一点(个人结合小城市和大城市几次实习经历得出,比较局限)。 困境是,现在很多传统媒体招聘要求很高,学历和经验两方面都看中,学生实习积累作品很有必要,社招又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作品,想要进去还是挺难的,门槛高,薪资少。 另外,传统媒体有比较多的政府资源,获得采访资源相对容易一点,但就记者写作水平而言,传统媒体也经常被喷,自媒体也不一定很差。 曾经梦想做调查记者,现在去做财经编辑了,先生存再说
- 正式记者往往没坑位,只能挂靠在报业公司的子公司,至少干五年才能和校招(至少 985 硕士)的同场竞技坑位。 报社求转型,记者不仅得跑新闻,还得拉广告。平时早上跑新闻,下午写报道,晚上当新媒体编辑,周末经常得去办活动。
- 县级台记者,每天写 2 篇报道。。。工资 7000,一点也不闲,完全不想继续下去,
- 先说说待遇的问题,实习期一个月,实习期没有任何报酬。实习期后,每个月基本工资800加绩效,没有五险一金。 绩效实行计分制,按稿子的质量,字数计分。稿子出报后,有新闻部主任评稿子等级,A稿2倍计分,B稿1.5倍积分,C稿1倍积分,D稿0.5倍积分。通常C稿350字为1分,一分为25元。 那么什么样的稿子能拿到A稿呢?在主报发头条的可以拿A稿。B稿是在我们地方版上有重大社会影响能够评定为B稿。那么,大多数的稿子就是C稿或D稿。辛辛苦苦写了一个版的稿子,拿不到100块钱很正常。 另外,配图也是有钱的,一张图25块左右。 有人到报社后的五个月中,从来没有拿过超过1500的工资。其他人大多在2000多,好的有拿3000多的。 关于灰色收入 记者的灰色收入还是很客观的,不过一般都是老记者的事情,和刚去的小记者毛关系都没有。灰色收入一般分为以下几部分: 1.商业活动 2.封口费。说白了有点勒索性质,不给,往死了搞你。 3.政府,公检法,企事业单位的宣传费,和2类似。每年订报的时候,都可以拿到一半的提成。 也正是因为这个,记者一直为大众所诟病。反正,我是觉得自从我离开报社之后,觉得自己内心重新变得善良起来了。不会整天天想着抓人把柄,谈合作。真正做了记者之后,你会发现,什么惩恶扬善,什么弘扬社会正气,什么新闻理想,都TMD在放屁一样。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在出来之前就已经被和谐了。 那些负面新闻之所以被爆出来,大多因为合作没谈好(当然不排除例外)。
- 本人曾经就职于某官方级别的新闻媒体,媒体名称里有个“京”字,在这里就匿了。现在的政治环境比较差,新闻约等于宣传,根本无所谓新闻自由,新闻环境也很差,都被这些人搞乱了,什么组长啊,总监啊,人力啊,都喜欢搞办公室政治。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这些记者不想报道,不想写,上面有人管着,新闻哪能真实客观,很多我们想写想报的,上面不让报,一肚子憋屈。很多时候自己明明采访不充分,还没到发稿的时机,上面逼着截稿发出去,我们也非常无奈。现在的记者真的是码字机器,反正我是没有了所谓的新闻理想了。想从事新闻行业的尽量改行吧,跳槽可选择性太小了,把自己逼到墙角,何苦呢?
- 外行当道,专业主义渐行渐远。一声叹息……
- 需从行业整体来看,记者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无冕之王,还能就在新闻媒体的记者,要么是工作单位效益还不错,要么是真正为了新闻理想。 现在的记者跟过去也不一样,没有那么纯粹,不少记者除了写稿子,还要分担经营压力,写稿子也需会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加上行业整体形势不好,人才流失,有资源的记者要么去企业转岗,要么做自媒体。 整体而言,现状不如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