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时被问道你对质量管理体系了解多少!什么回答?

回答·77
最热
最新
  • 刚有个 BYD 研究院的人事给我打电话,说是有人推荐。第一个问题是:岗位职责是谁的事?我回答是最高管理层的。她认为是体系的。第二个问题:文件里流程重要还是职责重要?我回答流程比职责重要。她反对。第三个问题:你对五大工具了解多少?我郁闷了,五大工具五本厚厚的书,内容太多了,能不能具体点,结果人事卡壳了。认为咱不懂,真是不懂的把懂的打倒了!
  • 1.以你目前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了解,如实回答。管理体系的发展,体系的作用,体系的七大基本原则以及体系的三大核心概念;这是理论上的东西; 2.讲下你以往工作的实操经验;推动了那些公司的体系导入,实施,贯标,以及这些工作你是如何开展,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调配资源; 3.从体系工作中给你带来的认识,以及管理知识的提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再下一个定义,认为推动体系工作发展,是公司必须马上着手去做的事情; 5.如过公司推行体系,我能够实际干那些工作; 相信你能回答出来以上几点,领导肯定对你刮目相看的!
  • 首先这样问的人 99%是不懂装逼! 因为质量管理体系太庞大,涉及面很大,说简单了就是公司生产流程管控,说复杂了,从设计、生产、工艺、物流、仓储、人员、检测、设备、财务、模具等所有公司运营需要的流程。 一般人要问也是问具体点,你这个岗位需要的那些,比如检测岗位你会做相应的数据分析、设备检测、检测记录、不良处理
  • 直接回答。俺是外审员儿,哈哈。。 其实首先要看什么行业,9001 是所有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是个大染缸,其他质量管理体系还有汽车行业的、食品行业的、医疗器械行业的等等。 其次是对面试公司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程度,例如 16949 的五大工具,食品行业的 Haccp 和 GMP,这些标准中的特殊要求恰恰是质量管理体系推进的重点,要详细阐述。 最后,是体系建立、运行和持续改进过程。我一般都是从八大原则作为切入点。但是我的方法都不会太激烈,这个要看面试官的个人想法了。不用想太多,每个人的工作方式不可能适应所有公司。实际工作中我也不建议太激烈的推进,落地很难,特别是民企,做事情基本先看关系,再看能力。可能有些人会说面试时就提出要考核权、奖惩权。。然后呢?成为众矢之的,回家跟死狗一样。何必呢。。
  • 这个问题看招聘职位的需要,再考虑如何回答。 通用的是 ISO9001 的认知; 汽车领域的,IATF16949,车载软件的 A—SPICE; ……
  • 其实你要看是HR还是部门负责人面试的,如果是HR你不能说的太专业,那样他听不懂,心情不好你就麻烦了;如果是部门负责人,那你就得告诉他质量体系有很多,我常用的比如是ISO9000族、IS014001、国军标、ISO13485----要用你最专业的去说,一定是你自己主导审核的,如果是参与的那就要把条款说清楚
  • 1.以你目前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了解,如实回答。管理体系的发展,体系的作用,体系的七大基本原则以及体系的三大核心概念;这是理论上的东西; 2.讲下你以往工作的实操经验;推动了那些公司的体系导入,实施,贯标,以及这些工作你是如何开展,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调配资源; 3.从体系工作中给你带来的认识,以及管理知识的提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以你目前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了解,如实回答。管理体系的发展,体系的作用,体系的七大基本原则以及体系的三大核心概念;这是理论上的东西; 2.讲下你以往工作的实操经验;推动了那些公司的体系导入,实施,贯标,以及这些工作你是如何开展,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调配资源; 3.从体系工作中给你带来的认识,以及管理知识的提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再下一个定义,认为推动体系工作发展,是公司必须马上着手去做的事情; 5.如过公司推行体系,我能够实际干那些工作; 相信你能回答出来以上几点,领导肯定对你刮目相看的!
  • ①、一个精髓:说、写、做一致。②、一个中心:以顾客为中心。③、两个基本点: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④、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 展开
    懂的人,基本不会这么问。 质量管理体系是个大范畴的系统问题,了解多少,根据实际了解状况对答即可,据拙见探讨几点。 第一,大系统问题,质量管理体系不是一个孤立不变的静态系统,它是动态的,具备可塑的全方位相互间关联的大系统,从它的诞生到现在一直处于成长完善的状态,最早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溯源到古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铸造,只不过那时候没有官方正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叫法。 第二,我国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样是源自外来的借鉴体系,缺乏自主的创新系统。作为汽车行业,要进军大市场,不用别人的管理体系,是进不了门的,所以,谈论了解,且不说国内,提问的人对于质量管理体系又了解多少。 第三,真正面试质量部门,招聘人才,也不是如此泛泛而论,或者说机械式回顾章节条款,至少,对于某些章节条款是如何理解,如何运用,在工厂实际运用过程有哪些方法,哪些优势,哪些弊端。 笔人面试过也被面试过,大多都逃脱不了泛泛而谈的框架,对于内里的东西缺少深度探讨,这样及时招聘来或者说面试上,在后续工作中也不会产生太多交集,更不用说业绩了!